在大唐璀璨的诗坛星河中,周贺或许不是最耀眼的那一颗,却有着独特的光芒。
他的笔触细腻而空灵,将自然之美、内心之思化作一行行动人的文字。
漫步于周贺的诗词世界,仿若踏入清幽的山林古寺,又似置身静谧的江边村落。
那里有晨钟暮鼓的悠远,有云卷云舒的闲适,有孤舟独钓的寂寥,也有故人相逢的欣喜。
他以敏锐的观察力和细腻的情感,捕捉生活中那些稍纵即逝的美好瞬间,用诗歌将其永恒定格。
接下来,让我们一同走进周贺的六首经典诗词,去感受他笔下那诗意盎然的世界,领略大唐诗韵中别样的风采与魅力。
图片
1、《寄潘纬》
周贺〔唐代〕
杨柳垂丝与地连,归来一醉向溪边。
相逢头白莫惆怅,世上无人长少年。
长长的杨柳枝垂到了地上与地相连,溪边归来喝得大醉。
相逢时不要因彼此白发满头而伤感,世上有谁能永远年轻呢?
这首诗以景寓情,情理交融,既展现了自然之美,又传达出豁达的人生态度,鼓励人们珍惜眼前,以平和的心态面对生命的每一个阶段。
图片
2、《出关后寄贾岛》
周贺〔唐代〕
故国知何处,西风已度关。
归人值落叶,远路入寒山。
多难喜相识,久贫宁自闲。
唯将往来信,遥慰别离颜。
不知道故乡在什么地方,西风已经吹过了边关。
归途中正遇到落叶纷飞,漫长的道路通向寒冷的群山。
经历了许多艰难困苦,庆幸能与友人相识,长久处于贫困之中,宁愿独自闲适度日。
只能凭借彼此往来的书信,远远地慰藉离别后的容颜。
全诗情感真挚,通过景物描写烘托心境,体现了诗人与友人之间深厚的情谊。
图片
3、《再过王辂原居纳凉》
周贺〔唐代〕
夏天多忆此,早晚得秋分。
旧月来还见,新蝉坐忽闻。
扇风调病叶,沟水隔残云。
别有微凉处,从容不似君。
夏天常常想起这处地方,不知何时就能等到秋分时光。
旧时的月亮升起来还能看见,坐着忽然听见新蝉的鸣唱。
扇动的风轻拂着病弱的树叶,沟渠的水隔开了天边的残云。
另有一处微微清凉的所在,却不像您这般从容又安闲。
这首诗描绘了旧月、新蝉、扇风、病叶、沟水、残云等景象,写出了夏天纳凉时的所见所闻所感,营造了微凉从容的氛围,表达了对王辂原居的怀念及对闲适生活的向往。
图片
4、《冬日山居思乡》
周贺〔唐代〕
大野始严凝,云天晓色澄。
树寒稀宿鸟,山迥少来僧。
背日收窗雪,开炉释砚冰。
忽然归故国,孤想寓西陵。
广阔的原野开始严寒凝结,清晨云天澄澈清明。
树木寒冷,栖息的鸟儿稀少,山岭遥远,往来的僧人罕见。
背向太阳收起窗上的积雪,生起火炉融化砚台里的坚冰。
思乡之情忽然涌起,想要回归故乡,孤寂的思绪寄托在西陵。
这首诗语言质朴自然,意境清冷孤寂,将冬日山居的景象与思乡之情紧密融合,体现了周贺诗歌善于借景抒情、意境深远的风格,能让读者深切感受到诗人的思乡之愁与山居的孤寂。
图片
5、《春日山居寄友人》
周贺〔唐代〕
春居无俗喧,时立涧前村。
路远少来客,山深多过猿。
带岩松色老,临水杏花繁。
除忆文流外,何人更可言。
春日里居住在此,没有尘世的喧嚣,我时常伫立在山涧前的村落。
路途遥远,很少有客人来访,山林幽深,常有猿猴经过。
依附岩石的松树,颜色苍古老迈,临近溪水的杏花,开得繁茂灿烂。
除了思念那些文友之外,还有谁能与我尽情交谈呢。
诗中描绘了春日山居时,山涧前村落无世俗喧闹,路远客少、山深猿多,岩边古松、临水杏花的清幽美丽景色,表达了诗人对山林春景与隐居生活的喜爱,以及对文友的深切思念之情。
图片
6、《杪秋登江楼》
周贺〔唐代〕
平楚起寒色,长沙犹未还。
世情何处淡,湘水向人闲。
空翠隐高鸟,夕阳归远山。
孤云万馀里,惆怅洞庭间。
平原上的树木泛起一片寒意,我仍未归返长沙之乡。
世间人情哪处能淡薄?唯有湘水向人展现悠闲模样。
空濛的翠绿间隐现高飞鸟影,夕阳的余晖沉入远方山峦。
孤云漂泊万里之外,满怀惆怅萦绕洞庭湖面。
诗中通过深秋登楼所见的平楚寒色、湘水闲澹、高鸟夕阳、孤云洞庭等景象,抒发客居未归的思乡之愁、对世情淡薄的慨叹,以及漂泊江湖的孤寂惆怅。
【声明】图源网络,版权归原作者,如涉及版权问题,请及时联系立即删除。
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,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,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,请点击举报。